在網路上尋找工作機會時,一定都能在該職缺得到該公司希望應徵者需要擁有的技能,也多多少少能從職缺資訊獲得該公司的風氣感受,例如文情並茂的徵才文可能伴隨的是該公司的風氣活躍。如果該職缺在技術上的要求非常高,那可能是該公司需要即戰力解決某些問題。如果職缺上什麼資訊都沒有揭露,那我會好好思考是否要投遞履歷。
今天就來聊聊昨天的案例,面試官到底想知道什麼資訊,而面試者究竟為什麼又被扣了分。首先我認為資方在開職缺的時候應該要多用點心力,如果能將職缺的工作內容多揭露一些,那就能先一步的過濾掉一些條件不符合的應徵者,而應徵者在撰寫自己的履歷時也不要為了取得面試門票而誇大自己的能力。畢竟技能這種東西是一翻兩瞪眼,面試的當下被問到是沒有 google 及後援團可以協助的。
案例一將自己的能力過分誇大,或許是為了得到面試機會或是對於自己過分有信心,履歷如果跟實力沒有匹配,是很大的扣分的。
案例二應徵者雖然有較長的年資,但在這個案例中遇到了一個 N+1 的 SQL 效能問題,會使人覺得空有年資卻沒有相應匹配的實力,那有些面試官會寧願選擇年資淺但是潛力高的新手來培養。
案例三的應徵者雖然看似很有熱情,但要知道老闆也不是開公司做慈善的,老闆再付薪水徵新人的同時也是為了解放老手的工作時間,讓老手可以去做更困難的事情,如果徵了一位新人還反而佔用的老手更多的時間來做教育,而新人沒有相對的上進心及責任感,那對公司來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案例四中使用常見的重開機大法,但有點經驗的工程師應該可以想到是 Memory leak 的狀況發生,而且我個人認為身為工程師還是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才能在這行業中持續進步並且走的久遠。
案例五中,遇到流量大時的唯一解法只有開機器,這種做法也不是不行,但要知道機器的效能跟價錢的關係不是線性的,隨著業務量的發展越大後續的機器費用會是一筆很可觀的支出,面試官還是會希望應徵者能有從根本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找出 Slow Query、是否有命中 Index 等技術層面的解法。
不論如何,現在的職場環境已經不像以前一間公司從入職直接工作到退休是常態,可能對於薪水的追求、居住地的改變、產業的沒落,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需要換工作,在面試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更容易定位自己的實力,也可以讓自己不要持續窩在舒適圈裡,希望每個人在面試時都能有良好的發揮,獲得自己想要的工作及薪水,明天開始就來介紹一些基本的面試作品集。